近日,援赞比亚国际会议中心项目竣工移交仪式在赞首都卢萨卡举行,今年7月,非盟峰会即将在这里召开。该项目由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上海院”)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对外援助成套管理工作,华建集团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下文简称“环境院”)提供室内专业全过程设计咨询服务,期以设计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以使命担当拉紧中赞友谊纽带。
5月31日,中国驻赞比亚大使杜晓晖(左)将象征国际会议中心的“钥匙”移交给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照片来源:撒哈拉视野)
赞比亚是南部非洲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为帮助赞比亚顺利承办非盟峰会,助力赞比亚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经中赞双方友好协商,中方同意为赞方援建国际会议中心。这是援建非洲一号工程,需做好技术和管理的双向典范。
赞比亚国际会议中心
建筑正立面(实景照片)
建筑主入口(实景照片)
援赞比亚国际会议中心选址位于首都卢萨卡,1971年建成的穆隆古希(MULUNGUSHI)国际会议中心院内南部西侧空地,项目建设用地面积63000㎡,建筑面积23950㎡,建设内容包括:一个2500座会议大厅、一个1000人座宴会厅(多功能厅)、15个40人分组会议厅、5个贵宾室和新闻中心、紧急医疗中心、办公区、服务区、迎宾区等,以及动力中心、广场、道路、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该项目从2019年2月份方案投标开始,上海院建筑三院设计团队深入研究,开拓创新,以出色的设计构想和优异的原创设计表达中标赢下了项目,整合全院优势专项设计团队的技术支撑,得以高质量的完成本项目,为集团、上海院增光添彩。
建筑整体鸟瞰(实景照片)
形体设计 | “鹰击长空” 打造独具特色的地标建筑
建筑形体设计上仿鹰击长空之拼劲与率性,往两侧上升的态势,犹如展翅高飞的雄鹰,也寓意赞比亚人民张开双臂欢迎八方来客,喻示腾飞和合作的美好愿望。结合雄鹰的精神象征,形成独具特色的地标建筑。
设计意向草图
建筑整体追求宏伟纯粹、大气简洁。建筑采用现代的材料与工艺,石材、金属及玻璃幕墙的组合运用。雄鹰翅膀的翎羽化为竖向金属杆件,覆于主要立面上,既有细部轻巧感又有整体序列感。竖向的韵律,也犹如维多利亚瀑布一般壮观,呼应赞比亚的标志景观。主体采用中心对称的设计,体现庄重、严谨的会议建筑风格,立足于具体功能的同时,运用天然石材和铝型材,通过材质与细节的处理,赋予建筑更精致、亲切的细部特征,达到震撼而精致细腻的建筑效果。
建筑主立面檐廊夜晚(实景照片)
建筑风格虽以现代风格为主,但设计中考虑新会议中心合理提取老会议中心的元素和色彩,吸纳老会议中心的红色砖石外墙面错位的拼接,新会议中心的侧面墙体及主会议厅体块部分也采用这种错位韵律的方式呼应原立面元素,让院区内的建筑形成和谐与统一。
建筑次入口(实景照片)
严谨的石材立面排布
基地场地西高东低,场地天然存在13.5m高差。将东侧入口区稍作抬高处理,形成气势的主入口台阶和室外长廊。西侧则顺应地势做挡土墙,错层入口设计。这样的设计,没有回避坡地对总体布局带来的困难,而是强化高差布局的特点,因地就势,避免大量地开挖作业,大大节约了土方量的同时,也方便施工,保证工程进度。
建筑正入口鸟瞰(实景照片)
吊顶设计 | “盛开之花” 凸显庄重大气的空间气质
室内空间延续整体建筑的特点,不仅将入口大厅三层挑空,外侧设计为玻璃幕墙,并以墙面绿植作为点缀,随着光线的洒入,立面上非盟的标志熠熠生辉,同时,设计还将外幕墙的红色砖石、金属铝板等材料延伸至大堂,进一步凸显出庄严大气又充满生机的空间气质。
会议大厅中犹如一朵盛开之花的吊顶设计,成为了“美好与和平”的象征;花心为穹型白色明灯,花瓣则大方舒展,每一瓣脊线结合灯带设计,形成向四外扩展的放射线条,与逐层环进的坐席互为呼应,充满张力又颇具诗意。宴会厅的方形天花与入口大厅天花的风格形式统一,简约大方、沉稳有力,并与点面交织的灯光搭配共同烘托庄重的空间氛围。
会议大厅(效果图)
2500人主会议厅穹顶(实景照片)
会议大厅座席(实景照片)
会议中心门厅柱廊(实景照片)
齐心协作 践行使命
上海院作为牵头单位承担对外援助成套管理工作,在后墙不倒的巨大压力下,2019年5月中下旬院里作为项目管理公司组织并顺利完成了对外考察,正式进入设计阶段。短短五个月,项目组克服重重困难先后完成了对外考察、初详勘、方案调整、初步设计、内审、外方审查、施工图设计及配合施工招标等工作。
在业主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赞比亚共和国住房与基础设施发展部等多方的大力支持下,上海院作为牵头单位于2019年12月同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顺利完成交底。项目正式于2020年初动工,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人员安排难、物资运送难、现场管理难等不利影响,积极配合现场工作,从管理上指定一系列措施,从技术上加强沟通协调,保质保量推进工程建设,确保了会议中心顺利交付,获得了外方及大使的高度赞誉与肯定。
环境院从2019年6月初室内介入、7月初外方来华确认、再到11月施工图成果移交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室内与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同步进行配合。
由于主会议圆厅会议形式布置及空间形态,对于会场电声及装饰材料吸声系数等要求较高,环境院设计团队在方案设计阶段考虑用花瓣吊顶造型解决了部分声学要求,也让吊顶的美观性得以彰显。为了保证吊顶复杂曲面工艺的具备可实施性,设计团队在国内配合过程中,将条形木纹铝板的花瓣造型对设计图纸的准确性和现场施工安装的可靠性、结构安全、后期检修等问题进一步关联分析,并凭借专业技术进行完善处理。项目过程中,环境院设计团队还着重考虑赞比亚当地的气候条件、防虫蚁等问题,选择满足耐磨、耐腐蚀、耐使用等要求的装饰材料及室内家具,确保整个会议中心能够在功能优先、投资匹配的基础上达到预期的装饰效果。
项目的顺利竣工移交是中赞传统友谊精神的体现,是坦赞铁路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是中非友好合作精神的体现。虽然时间紧迫、压力巨大、责任重大,还要克服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带来的不利影响,但这也激发了项目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在夜以继日追赶进度中爆发出更大的设计能量,并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使命感责任感完成项目要求。
奋楫笃行而不辍,同力协契当可期。华建人将继续不畏艰难、冲锋在前,践行国有企业的使命和担当,积极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用中国设计筑梦“一带一路”。
建筑整体白天鸟瞰(实景照片)
建筑整体夜晚鸟瞰(实景照片)
援赞比亚国际会议中心项目
建设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
建设地点:赞比亚共和国卢萨卡市
用地/建筑面积:63000 / 23950平方米
设计/建成:2019年-2022年
设计总包: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团队
项目指导:蔡淼
项目总监:何学山
商务经理:倪静波
项目经理/设计总负责人:石厅 / 严赉赟
原创设计:严赉赟、高蓉蓉
建筑设计:刘宇、吴魁、魏立青、吴宜谦、徐俊、霍晋龙
结构设计:李亚明、杨军、房亮、钱方明、王继瑞、史泽森、谢尚弥
电气设计:陈众励、叶谋杰、石磊、祁汉逸(机电经理)、陈洁、杜成辰、王晓宇
暖通设计:何焰、朱学锦、贺江波、吴美玲、盛青青、王淼、马梦操
给排水设计:赵俊、朱建荣、殷春蕾、钱锋、戴鼎立、包闻捷
泛光设计:张屹、宋赛春
景观设计:张晓辉、王幸、史婷婷
节能设计:孙斌
室内空间顾问:华建集团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
室内设计总负责:于奕文、张珉
室内主创设计师:傅真
室内空间设计:陈劼、周仁懿、吴洁静、尹一帆、邱锦、丁少杰、阙静晖、陈仲、金佳梁、蒋春涛、陈依婧
二次机电设计:陆俊杰、宣文怡、王斌、季菁、陈伟东、王时雨、严绘、黄秀梅、张兆劼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图片来源:部分图片撒哈拉视野、新华网
工程勘察单位: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经济控制顾问:北京国信鑫业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声学及扩声系统顾问: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声学及剧院专项设计研究所
幕墙设计顾问:上海和甲幕墙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座椅、舞台及会议顾问:浙江大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厨房技术顾问:江苏中兴酒店设备有限公司
标识空间顾问:信彤(上海)实业有限公司
商务翻译顾问:译佳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项目顾问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管理联合体(监理):广州穗科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工程总承包: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特别感谢:在赞比亚所有帮助过项目的中资企业和华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