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现实版的“我的世界”。
粉色的斑马线、随处可见的多巴胺撞色、像素方块“堆砌”的建筑,仿佛一种赛博时代的独特浪漫。
华中智谷
© 小红书
年轻人和摄影爱好者喜欢在这里打卡拍照,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这栋像素风格的建筑,也被网友们生动地称呼为“魔方大楼”。这栋由中南建筑设计院原创打造的“魔方大楼”只是中部首个生态型数字产业综合体——华中智谷的一角,请跟随建筑师的镜头,还原你一个真正的赛博世界。
项目介绍
华中智谷项目二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
湖北省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2年竣工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为97275.84㎡,总建筑面积为344865.46㎡,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12470.11㎡,地下132395.4㎡
华中智谷项目二期是华中地区首家、湖北省唯一的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该文化产业园项目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并成功入选“武汉设计之都示范园区”。
*01.
做一种很新的建筑表皮:数码像素化
华中智谷以长江风景为创意雏形,经过像素化处理,将其大胆应用到建筑表皮上。这一设计不仅彰显了数字出版技术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新兴数码产业园的创新精神。
数码像素化作为一种设计手法,通过将建筑表面划分为多个细小的单元(类似于像素),并赋予这些单元不同的色彩、材质或光影效果,从而创造出一种高度数字化、精细化的视觉效果。这种设计不仅能够增强建筑的现代感和科技感,还能够通过光影的变化和色彩的搭配,营造出丰富的视觉层次和动态效果,为整个园区营造一种科幻氛围。
通过精心设计的数码像素化表皮,华中智谷的建筑在夜晚会呈现出璀璨夺目的霓虹灯光,与周围的现代科技设施相得益彰,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未来感的科技园区。这种设计也能够吸引更多的科技企业和创新人才入驻,进一步推动园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华中智谷利用数码像素化打造赛博朋克的未来感建筑表皮,不仅是对现代科技与设计美学的完美结合,也是对未来科技园区发展趋势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尝试。
*02.
做一种很便利的规划:模数化矩阵布局
在规划布局方面,基地整体南北向旋转35°,道路以东西向布置,形成了十字正交的路网骨架。
南北向旋转35°的基地,东西向路网骨架
矩阵式布局,腾挪中心区域
建筑布局采用8.4m*8.4m的模数化网格进行矩阵式排列,并通过调整建筑体量,预留出南北向的中心区域,用于建设数字生态中心街。
华中智谷二期功能分区
在华中智谷的核心区域,我们精心打造了一条数字生态中心街,南北依次布置精品酒店、主题文娱体验式商业区、体验式展厅、下沉商业广场与文化剧场。这条中心街不仅提升了产业园区的文化、商业和休闲功能,还服务于周边社区。
南北中心街鸟瞰
酒店与南入口人视效果
*03.
做一种有趣的商业生态:主题化文娱体验区
华中智谷的主题文娱体验式商业区采取“独栋拼街”的组合方式,逐层退台设计,通过空中天桥连接,营造丰富的商业露台空间。
多层次立体化的商业生态体系
商业组团在空中与南北向的空中连廊在三到四层形成无缝连接,在地面上则延续到核心区下沉商业广场,形成内外部一体化,多层次立体化的商业生态体系。
商业下沉广场人视效果
这里将艺术元素、科技元素与园区内部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个充满文化体验、科技娱乐和休闲游憩的艺术商业区。
多元化商业形态
文创商业:以科技、文游、奇幻自我成长等为主题诉求,打造独特的文创商业氛围。
艺术商业:艺术引领商业,开启经开区时尚艺术体验商业新纪元,与永旺形成差异,构筑艺术购物体验商业。
跨界商业:集文化表演、艺术、商业、观光于一体的跨界创意平台,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体验。
孵化商业:集创作、展示、交易、培训、交流、电子商务、财务、风投等多功能于一体,支持全方位创业孵化。
场景商业:通过真实细节塑造多层次的浸入式体验,保持长久的用户黏性。
展示商业:以展促销、展销结合,实现数字化艺术体验的新型消费模式。
互联网+商业:线上线下结合,提供丰富的互联网体验平台和个性化的场景应用与文化消费体验。
华中智谷项目二期不仅是我国中部首个集研、学、产、展、销于一体的生态型数字产业综合体,更是创新科技与文化艺术交融的标杆。项目秉承数码像素化立面的独特设计理念,将长江风景巧妙地融入建筑,彰显出数字出版技术的魅力与新兴数码产业的创新精神。
近年来,园区先后聚集了一批新能源汽车科技研发龙头企业,成为明星企业汇聚之地,产出卓越,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未来,华中智谷将继续坚持科技与生态的融合,创新与文化的碰撞,推动中部地区数字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科技与文化交汇的典范。
获奖荣誉:
2023年度湖北省勘察设计成果评价公共建筑类三等成果
武汉设计之都示范园区
项目设计团队
主创设计师:邱文航
建筑:熊艳、金远帆、张金珊、杨振贤、刘光辉、包若一、王慧
结构:纪晗、童菊仙、彭检
给排水:秦晓梅、余蔓蓉、李冬梅
暖通:曹晓庆、刘华斌、易莉
电气:容浩、陈繁、吕孝亮
造价:龙翠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