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方面,购房者从追求有房住,到追求“优”房住,胃口变得更加挑剔。另一方面,房企纷纷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发力,彼此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就在大家都认为马太效应之下,新生型房企难以突围的时候,一家年仅10岁的房企逆势而上,销售业绩高速增长,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产品力也在持续攀升!仅去年一年,新产品系列就揽获17项大奖,其中一个项目从2637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金盘网最佳预售楼盘奖。
这家房企就是新力地产。其最新的产品有何优势?近期,雕爷拿到了新力内部大量资料,经分析,雕爷发现,新力这几年产品力快速增长背后有两大核心要诀。①对客群需求的精准把握,让每个年龄层的人都在社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②构建了客户全周期服务模型,产品-服务一体化,将客户体验做到极致。听起来似乎有点抽象?接下来就以一个四口之家一天的生活为例,看看这两大要诀是怎样落地到项目中的……
夏雪起床了,她是个精致girl,为了不耽误上班,每天都提前起来洗漱打扮。一会,先生大明也起来了,他进淋浴房冲了个凉,然后才回到镜前洗漱刮胡子。夏雪还在挥舞着大大小小的化妆刷。由于卫生间干湿分离,又有双台盆,两个人边忙自己的事边聊天,也不会互相妨碍。

换鞋的时候,大明顺便用手机呼梯,刚踏出门口电梯门正好打开,帮他们节省了等待时间。7.2米宽的大阳台上洒满阳光,暖暖的。十几盆花草都长得特别好,月季马上就要开花了。奶奶哼着小曲,开心的给它们浇水。大明心情也很好。驱车出门短短几分钟里,从酒店式地下大堂到豪华社区大门,他享受到了七重礼遇,这让他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的奋斗都是有价值的。
夏雪踩着高跟鞋穿行在小区里。这个点物业已把园路主干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片落叶都看不到。她讨厌冬天万物萧条的样子。好在小区是立体绿化,仅植物品类就有50种以上,其中常绿植物占到植物总数的40%,一年四季生机勃勃。
双季大草坪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看起来还是像夏天那样青翠。草坪的施工和养护都是高尔夫球场标准,听说新力地产为此还专门从高尔夫球场高薪挖来专业管理人员。考究到这种程度,大概只有像她这样的处女座才做得到吧?杨奶奶送欣欣去社区幼儿园。她们比往常早十分钟出门,欣欣想先去看看种在百草园的向日葵发芽没。这个年龄的孩子真是调皮,一路蹦蹦跳跳。不过没关系,路面井盖是隐藏式的,路边也只有排水井没有排水沟,不用担心欣欣绊倒或踩空。送完欣欣回来的路上,杨奶奶把今天的行程安排都安排好了。先带狗狗去萌宠乐园晒太阳玩平衡木,中午去艺趣生活馆参加邻里聚餐,下午休息一会,再去架空层和姐妹们喝茶看报聊天。每一刻时光都不浪费。
放学回来的欣欣,和小伙伴们在时光花园跑着、跳着、喊着,玩疯了。杨奶奶坐在等候区,和邻居讨论着昨晚的电视剧。突然电话响了,是小区维修人员。电视柜柜门的弹跳器失灵了,上午媳妇在小区物业APP上提交了维修申请,维修人员约好17:30点来看看。1000平的时光花园,有几十个好玩的项目,欣欣才刚玩了一个小角落。杨奶奶想了想,决定让欣欣在这多玩一阵子,自己先回去。小区有10大智能安保系统,还有物业管理守着大门,不让1.2米以下的孩子单独出园,孩子呆在小区里还是让人放心的。

王师傅进门之前娴熟的套上了鞋套。修好弹跳器之后,还送了一些螺丝钉给杨奶奶备用。临走时还主动帮杨奶奶垃圾带下楼。奶奶反倒觉得不好意思,好在垃圾也不多。餐厨残渣都直接给垃圾处理器处理掉了,平常家里只有一点干垃圾。大明的车出现在了社区出入口,道闸识别到他的车牌号就直接放行了。他在地库大堂门口的快递柜取了快递,是这套房的置业顾问刘伟给他寄的新年礼物。他想起看房的时候,车子没油熄火了,刘伟让汽车维修工人从自己的车子里吸出油导入他的车子。这个举动他至今记忆犹新。买房到现在也有三年了,刘伟还经常发信息问候,一到重要节日就给他寄礼物。想到这,他掏出手机给对方发了感谢信息,并邀请他有空过来玩。夏雪随后也回到小区,她拎了很多东西,腾不出手刷卡或刷指纹了。单元门的智能门禁识别到她的信息,自动打开大门并呼叫了电梯。

他们的房子是一梯一户设计,门口的电梯厅面积达到10平米。这里做了个超大鞋柜,存放一家人的鞋子还绰绰有余。她把物品挂在门口的挂钩上,脱下高跟鞋放进鞋柜,还给自己做了个简单消杀。为了一家人的健康,她绝不允许把外面的细菌带回家。奶奶把菜端上桌,一家人聚在一起,开启了幸福的晚餐时光。大明把外套放进健康跑道的储藏柜,做了一组热身运动,开始10公里打卡。其实他也可以去小区的智能健身仓跑步。不过相比之下,他更喜欢室外健康跑道。跑道两旁有夜跑LED灯导航,各个里程设计也很科学。累了还可以在休息区喝直饮水。

跑道旁还设有空气质量电子播报屏。经过时他习惯性看了一眼。今天空气负离子浓度Ⅰ级,PM2.5<50,空气质量依然是优。
夏雪今天没去架空层瑜伽室练瑜伽。她跟欣欣一起,在客厅里搭建一个小帐篷。房子是大横厅设计,32平的大客厅,足够给欣欣布置一个专属游乐区。

安顿孩子睡下,夏雪回到主卧,和大明一起听着音乐看会书。看完一节《原则》,时间也不早了。大明在手机上把智能家居由阅读模式一键切换到睡眠模式,全屋灯光缓缓暗下来,窗户自动闭合,窗帘也慢慢摇下。全屋新风系统在低耗模式下继续运转着,给家里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空气,守护着一家人健康。幸福而健康的一天完美落幕了。在新力的社区里面,每个人、每一天都不虚度。看完夏雪家一天的生活场景,会发现,新力的住宅功能模块确实很丰富。但雕爷相信,一定还有功能比它更全面的项目。为了给产品增值,这几年地产项目一直在做加法,然而,并非所有的产品客户都买单,比如有些可变户型,变形家具,最终都沦为噱头。究其原因,主要出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未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在非客户敏感点上用力过多,在客户敏感点上投入不够;②没有建立完整的产品价值体系,所有的功能及细节都是割裂开的;③只注重住宅的物理属性,忽略了生活内涵。产品做得好,服务跟不上;事实上,在住宅产品结构模型中,功能模块<产品系<IP<愿景。位于最底层的功能模块,是服务于顶层的产品愿景的;不想让功能模块错配或超配,需要以产品愿景做引领,并找准客户需求。
很多房企将产品定位为单项冠军,比如运动社区、智能社区,这更多是从地产营销的角度出发,跟竞品打差异化。可是,运动社区里也有不爱运动的人,智能社区里也不会用高科技的老年人……新力希望尊重每个人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在社区里面找到理想生活。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新力把居住者的需求按照从浅层次到深层次,分为健康、安全、社交、仪式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从夏雪所在的小区来看,这些需求每一点都得到充分满足。新力把生活场景一一拆解,再一一进行功能配置,最后分解为一个个细节要点。比如社区景观,就分成了步行归家、车行归家、社区生活三大场景。
在小区里面,各个年龄层的行为特征不同,决定了他们对功能的要求不一样。比如跑步,年轻人喜欢慢跑,老年人更习惯漫步。新力的社区里面,除了配置健康跑道,还设置老人专用的按摩步道。影响居住者生活品质的,往往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比如USB充电口就比传统插孔方便好用。而住房改善时代,客户对产品品质更考究,细节用心程度,将成为客户评价产品优劣的一根标尺。新力从使用场景去倒推产品的功能模块和细节,再通过设计施工过程的管控,将细节做精做细。比如排水篦子,一般项目都是用铸铁或者树脂材质的。考虑到这类材料容易被腐蚀,影响使用年限。新力要求排水篦子全部采用316#不锈钢。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曾从日本买回样品,要求施工单位按此样品要求供货。供应商供应的篦子只要有锈点,工程款就会被扣除,以此保证成品质量。
在内部,新力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精工管理标准,涵盖3大评估,7大制度,8大红线,单单验收标准就有100多条。这些标准有多严格?以第三方评估为例,一般的房企第三方飞检是三个月一次,有的甚至半年一次,而新力每2个月就对在建项目进行全过程评估。疫情期间,网上有句话“好的物业能救命,差的物业要命”。物业服务已经成为房企的竞争力之一。不过,住宅产品的服务绝不止步物业层面。从售楼阶段开始,服务就跟产品评价绑在一起了。过去,住宅往往是一锤子买卖,卖完楼,置业顾问就跟客户没关系了;交完楼,开发商就跟客户没关系了。很多人忽略了一点,开拓一个新客户其实比维护一个老客户难得多。雕爷认为,未来最好的服务方式,一定是以产品为载体,将服务融入到产品当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客户体验做到极致以后,老客户复购、老带新自然水到渠成。比如说,新力把购房-交房-居住全流程打通,从房子建造阶段开始,就把服务与产品融合起来。举个例子,购房阶段,不单纯把客户当做一个购房者,而是当做一个业主。业主关心什么,就尽可能满足他们。比如说,新力在示范区打造实体样板房、实景园林、实景泛会所,让客户买房不再是靠想象,而是真切感受到未来生活的模样。置业顾问与客户之间也不仅仅是短暂的买卖关系。像前文讲到的,大明的置业顾问刘伟,在大明买房的时候帮他出谋划策,成交之后还一直维持服务,两个人甚至成为真正的朋友。在客户签约后一个月、半年、交付后一个月、半年、一年、两年乃至两年以后,新力都会开展客户调研,对房子及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总全周期跟踪。产品结构的最顶层是愿景,也就是产品理念。理念听起来可能很美,实现的过程则千头万绪,琐碎无比。把理念转换成行动指南,落地才能走偏不漏样。在购房者看来,5S住区是新力打造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在新力内部,5S住区被细化成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作为设计、工程、营销、客服、物业等部门的行动指南。DS(Design Standards)健康住宅产品标准BS(Building Standards) 工程品质精工标准ES(Experience Standards)置业服务体验标准CS(Customer Standards)客户价值保障标准SS(Service Standards)社区物业服务标准它在纵向上打通了项目从设计,到施工,到交付,到物业服务的全流程,横向上将各条线的优资源高度形成合力,环环相扣,最终形成一个集功能和服务于一体的产品。过去,地产项目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停留在物理层面。别人的项目有科技元素,我的项目就做得更智能;别人是两开间朝南,我就做到三开间。然而,任何物理属性的东西都是有极限的,智能不可能无限智能,面宽更不可能无限面宽。未来产品的竞争,将回到人的维度上。从人的需求、人的体验这个层面去挖掘,产品力将拥有无限的扩展空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