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局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显示,2023年成为全球有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而我国平均气温也创下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新高。异常高温、洪涝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且强度及持续时间在未来有增强的趋势,让每个人都切身体会到其带来的现实风险,更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全球建筑行业皆为应对极端气候提出更切实可行的设计解决方案。配合新材料的研发、应用模拟环境分析热点,结合以长远目标为基准的设计原则,建筑物既能保证通风效果,兼具可调节性,又不对环境造成危害或过度耗能,提升低碳居住生活体验。
作为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先驱,吕元祥建筑师事务所(RLP Asia)一直秉持“以生命为本、面向未来、联结文化”的核心理念,不断探究及提出对环境友好的设计策略,并应用到项目当中,让建筑空间更具弹性,更从容地应对层出不穷的气候挑战。
城市温度的持续上升使制冷的需求随之增加,过多使用空调又进一步引发城市热岛效应,导致恶性循环。区域集中供冷系统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方式之一,它可以减少空调数量,降低人为热量的排放。
位于香港启德发展区的大型商办新地标“AIRSIDE”,是香港首个使用区域集中供冷系统的商业项目。该系统利用海水在集中供冷站点制造冷水,并通过地下管网络将冷水输送到各建筑物,从而减少电力消耗及废热产生。故此,因无须在屋顶设置冷却塔,释放的更多空间便用于安装 1,350 平方米的太阳能板,可谓一举两得。
建筑幕墙的隔热保温性能与能耗有着紧密的关系。幕墙设计加入植被并使用高太阳辐射反照率材料,可使表面温度最多可降低 9°C,从而减少建筑能耗。
位于香港尖沙咀的大型重建项目Victoria Dockside利用退台式设计及多维度绿化,使绿化面积达11,500 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超过30%,不仅远超香港建筑规范要求,更树立了可持续建筑的新标准。项目投入使用后,RLP Asia联同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进行使用后实地评估,结果显示,朝北及朝西的幕墙表面温度分别降低了 4.2°C 和 5.8°C;裙楼顶部则平均降低9.2°C。建筑体量虽增加40%,但气温不升反跌,证实大面积绿化能有效改善周边社区微气候,而且行人体感大部分时间都在舒适范围。
RLP Asia获得专利的“智能树 (Smart Tree)”是专为高密度智慧城市设计的社区绿色装置。它拥有独立运行的微生态系统,通过垂直绿化为行人提供绿茵,配合被动烟囱效应、机械或辅助通风功能,有效遮阳及降温,增加城市宜居性。
当极端气温来袭,智能树可为行人提供临时庇护场所。装置的局部被动冷却技术不仅能加强通风,加速蒸散效应,更可控制热量吸收,防止地面热量堆积。人们皮肤上的汗水被迅速蒸发,体感温度降低,从而感到格外舒爽。此外,遮阳装置可大大降低辐射温度。在南方炎热潮湿的天气下,设置遮阳区是保证室外热舒适度的有效方法。
智能树还加入可视设备和智能感应器,提供动态环境及移动数据。结合智能城市的功能,智能树将帮助人类在极端天气情况发生时快速作出反应,大幅提升抗灾能力。
增加城市中的遮阳设施可减少行人直接暴露在太阳下的时间。诸如树冠、半透明遮阳装置、建筑立面的悬臂结构等,皆可为途人创造遮阳区。热舒适度计算显示,在遮阳装置下,平均辐射温度可降低 10°C,更可减少近100%的太阳辐射,显著缓解热量。
由RLP Asia设计的珠海首个公共交通导向开发 (TOD)“珠海环宇城”,其裙楼外墙以层次丰富的波浪型设计向外延展,不仅造型别致,更能有效地遮阳,途人享有全天候风雨无阻的出行体验,为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
未完待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