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认知
阅读:6111 2021-10-27

HUNAN DESIGN

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

之认知

640.webp (14).jpg

湖南省建筑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

湖南省智能建筑协会 会长


罗德俊


当电商颠覆实体零售、网约车颠覆传统出租车行业,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冲击让人震撼。数字化转型不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口号,只是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让我们感受已迫在眉睫。


看到一个同行的成功案例,让我们紧迫感越来越强,下面就建筑设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谈一谈一些认知。


01

 建筑行业的未来


新设计:

在实体建筑生产之前,数字化模拟全过程:协同设计、虚拟生产与施工、虚拟交付等都呈现在全数字化样品中。


新建造:

将业主、开发商、生产、物流、施工等整合形成数字化的生产线,将工厂与施工现场在线连接、实现构部件生产大规模与柔性化。


新运维:

基于BIM+大数据技术分析,通过空间战略规划,空置面积分析,空间优化组合等,科学合理的利用空间,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空间收益;同时,为用户提供高效、适宜的空间使用布局,提高工作和协作效率。


02

 转型目的与目标


设计行业的特点就是不断为业主创造数据,在所有行业数字化转型中设计行业是排名最靠后的行业,有一点有是值得关注的是设计单位拥有的数字存储是海量的,每天都源源不断地创造数据。


设计院数字化转型就是高效创造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再挖掘,形成新的价值产业链,创建新的服务与营销模式。


大部分设计单位都有一个数字化转型规划,其中目标是不可缺之内容,其是转型达到目标用一种境界来描绘最为合适:企业内外所有交互均是基于数据,对于数据的变动,企业能迅速感知并作出反应。


企业的决策与考核都是基于客观下数据;一个设计单位,除了数字化设计产品外,能利用设计已有数据再创价值。


03

 转型的两个维度


设计行业推动数字化,绝对不能像那些烧钱砸数据的互联网企业,设计行业经过大建设周期后,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内容增加,设计费不增。没有更多的实力实施数字化转型。


一个维度是以提升管理效率的数字化建设,这关系到人事物管理与工作协同数字化的全面提升,应以职能管理为主导;另一个维度是对项目数据进行再挖掘,形成新的价值产业链。


设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只能够以解决问题为导向,项目策划来推动,以数字化转型项目进行有目的推动。


04

 转型的关键技术


BIM/GIS/CIM +wbs技术应是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线与基础,应以BIM/GIS/CIM 的技术成果为基础衍生出更多的数字化产品与服务。


当然跨平台软件的编制也很重要,可以在数字化转型项目实施时进行补充。


技术本身不是问题,用什么吸引到人才才是问题,复合人才更难培养并难求。


数字化转型绝不是单兵作战BIM/GIS/CIM技术队伍建设是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人才队伍应整合。让一部分人做一些未来的事。


05

 机遇与挑战


从农耕技术、蒸汽机、电力技术,每个时代都造就一个或几个强国。当今中国已实现了从模仿追赶到创新引领;从跟跑到并跑;未来十年的战略机遇留在我们面前。


毫无疑问,数字技术将造就一大批产业并开创数字经济新天地,这也是我国实现换道超越的历史机遇。


设计行业应从建筑生命周期出发,顺应时代,在碳达峰与零排放历史时期迎接挑战,融入与拥抱未来。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推荐阅读  
近日,奥雅纳发布了一项题为《拥抱人工智能:重塑当今城市与建筑环境》的调研。结果显示,人工智能(AI)正在影响中国乃至全球城市及其基础设施设计, 中国建筑环境领域对AI工具的使用水平位于全球前列。
2025-05-14Arup奥雅纳 调研 AI 科技  阅读:1537
近日,深圳大学、中建八局华南公司和深圳地质科技创新中心三方联合申请的深圳市科技创新局2024年度科技研发项目“面向无人机应急救援应用的低空复杂环境视觉与雷达融合感知系统研发”通过立项,并成功获得深圳市财政资助。
2025-05-10中建八局科技 科技 立项  阅读:1421
4月26日上午,以“科技打头阵,创新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盛大开幕。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携AI智能数字人亮相科交会。
近年来,中国低空经济迅猛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引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范畴,提出推动安全健康发展,加速规模化落地。
2025-05-04湖北省建科院 低空经济 无人机 科技  阅读:1207
索缆桥梁作为大跨度桥梁的核心承力构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桥梁的整体结构安全。近年来,索缆桥梁运营安全正面临多源风险叠加挑战:从设计阶段的无加劲纵梁吊杆拱桥的结构冗余度不足、施工中防腐措施不到位等质量隐患,到长期服役中的材料老化、重载交通加速疲劳劣化;从传统检测手段难以捕捉锚固松动等隐蔽病害,到突发火灾、地震等极端事件威胁,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亟待突破。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

资讯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