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丝兰湖保障房二期 |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阅读:4018 2022-06-07

640.jpg



项目地点丨南京市浦口区步月路10号

建筑类型丨居住用地

设计时间丨2021.10-2021.12

设计单位丨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城乡规划设计院

项目负责人丨傅志成

设计人员丨李高超 刘绪杰 杨鹏




项目背景


640 (1).jpg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提高住区雨洪管理能力、雨水的收集利用起到重要作用,同时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修复和治理生态环境,构建绿色健康的生态系统,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做好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政策,落实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项目建设采用“渗”、“滞”、“蓄”、“净”、“用”、“排”措施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

浦口区丝兰湖保障房二期建筑住区为南京市浦口区海绵城市建设重点项目,用地面积5.15公顷,容积率2.0,建筑密度18.8%,绿化率约47.5%。

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为85%,面源污染削减率目标50%。


640.png


方案设计


下垫面分析


结合不同下垫面透水能力和径流系数,识别项目范围内屋面、绿地、硬质铺装、透水铺装等分布情况。

汇水分区划分


根据场地竖向和径流流向组织,将项目片区划分为9个汇水分区。

海绵设施布局


透水铺装:住区室外停车位、生活广场采用透水铺装下渗雨水,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雨水花园:场地内道路两侧采用平路牙设计,将路面降雨引入宅间绿地的雨水花园。

蓄水模块:通过住区内部雨水管道和模块蓄水池收集降雨,部分雨水回用于道路清洗、绿化喷洒。

640 (2).jpg
640 (3).jpg
640 (4).jpg

数字化管理


住区内设置有监测设施和显示大屏,同时不断完善海绵城市数字化管理平台,能直观感受海绵城市的建设成效。


640 (1).png


方案特色


在建筑、景观方案已稳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进行海绵设施布局,同时综合造价和节点控制情况,低成本、高效率完成方案设计与施工配合。


方案中引入了科学监测和评价系统,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融入智慧城市建设,使得海绵城市不仅能够建得好,而且能够用得好。


实施成效


640 (2).png

经过海绵设施建设,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为85.4%,面源污染削减率指标63.2%,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达标。


本项目得到浦口区城乡城建局领导的广泛认可,被评为2021年度浦口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


640 (3).png

640 (4).png

640 (5).png

640 (6).png

640 (7).png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