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纪念馆新馆项目建筑方案设计 |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阅读:1524 2025-03-14


江水之由,始称江油

相传,太乙真人在此修炼

随着哪吒2的爆火

江油走红网络

除了哪吒文化

这里更是诗仙李白生活了24年的地方


微博@电影长安三万里


1962年筹备,1982建成的江油市李白纪念馆由SADI前辈设计师张文聪设计,位于市区风景秀丽的昌明河畔,毗邻太白公园,自然风光优渥,文旅资源集聚。


李白纪念馆老馆


2024年,时隔42年,SADI A2建筑工作室原创设计的李白博物馆新馆紧邻李白纪念馆,包括序厅、多功能厅、展厅、库房、辅助配套等,总建筑面积6110平方米,是此次李白纪念馆提升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舒展屋檐,展洒脱底色


诗仙李白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性格特质,也反映了盛唐时期开放、自信的社会风貌。他的诗歌风格和性格特点,精神溯源的形态元素“诗书”、“画卷”、“竹简”、“红云”演绎李白“飘逸洒脱、无拘无束”性格。设计师研究唐代典型的古建筑构造形式,提取并抽象化其表达方式,将这些元素以现代建筑语言逻辑运用到新的展馆当中,使得新建筑能充分地展示出李白的性格特质。


现代的设计手法和构建的替代

充分呈现了唐风古建的韵味

元素赋予


以莲为名,塑建筑之形


江油作为哪吒文化的发源地,其“莲花化身”的传说,为“莲花”精神提供了文化载体。李白的出生地昌隆(今四川江油)曾被称为“清廉乡”,“清廉”与“青莲”谐音,也正是这种巧合,让他在对“莲”有独特的偏爱,比如《僧伽歌》里写“心如世上青莲色”,还有《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中的“青莲出尘埃”,这些都透露出他对清净无染的向往。李白“青莲居士”的形象,正是这种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提取“莲花”意向,统一建筑元素,打造青莲阁的标志特色。


元素提取


青莲阁形态融入莲花元素,将同一建筑语言进行延续。


统一建筑元素,打造标志特色

隐喻”青莲居士“,演绎“莲花”概念


馆塔林景,造沉浸之境


设计师第一步梳理用地,回应老场馆,生成基本形体;第二步植入高点,登高远望,形成城市标志;第三步退台观景,向下拓展,丰富屋顶界面;最后串接环境,塑造场景,打造一馆一阁。构建 [ 馆·塔·林·景 ] 一体的特色李白文化艺术展研中心。


形态推演过程


结合主动线布置陈列展区,结合次动线布置文物库房及辅助功能,结合景观视野布置会客接待,形成3小时、700米连续不间断的沉浸式浏览流线。串联起“悠境”“云境”“空境”“林境”“月境”“石境”“水境”“花境”8大特色展演场景。


空间八境串联

【云境】红云仙廊

【月境】登高作赋

【林境】林下诗展

【空境】醉月寻梦


以馆为核,显城市新貌


片区统筹规划联动,形成契合历史脉络的完整旅游新格局,新馆联动了周边主要的文旅资源,补充片区文旅功能,形成“一核、一轴、四片区”的全新规划格局,促进片区文旅一体化发展。


规划思路


布局上新旧统筹,建设展览、库藏、教育、文创、业务、行政一体的综合体验园区,全面激发园区活力。按照一级馆申报要求,对标5A规模,对博物馆功能需求进行精细调研,补足区域缺失功能,形成2大特色场馆+3大功能板块。


功能布局


熔古铸今,创故事空间


为实现空间功能的完整性与建筑形式的传承性,主体采用钢木结构,并对各细部构件进行优化。创新设计的全竖向综合管井系统,集成水、电、暖通空调四大管廊,实现展陈空间零横向管道布局。


结构爆炸图


使用BIM模拟,对建筑屋面曲线进行优化,并通过下沉庭院、通风夹层等措施,为地下空间提供功能保障。


风分析图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李白纪念馆新馆项目建筑方案设计

项目面积:6110㎡

业主单位:江油市李白纪念馆

设计单位:A2建筑工作室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