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川创新科技园六组团一小小学工程 |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阅读:4416 2022-09-25

“校园,不仅是孩子学习生活的场所,还是他们观照世界的角度。我们希望用设计去营造尺度宜人、温馨自由的交流空间,使学习有趣,使自然触手可及,把更美好的给予每一个孩子。”





640.jpg


新川科技园小学位于和乐二街南侧,新程北一路西侧,学校占地面积13589平米,建筑面积14756平米,设计规模24班。9月19日,新川科技园小学正式投用,迎来第一批师生。


触手可及的自然


本案的灵感来源为触手可及的自然。采用双重半围合式的建筑布局既满足了空间的交流与渗透又保证了空间开放与兼容。大面积的白色运用使得建筑保证了纯粹的效果,木纹色与果绿色的点缀又添加了建筑的返璞归真与自然的生命力。


640 (1).jpg
640 (2).jpg
640 (3).jpg
640 (4).jpg


丰富多样的灰空间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灵活的交流平台,树木从灰空间中生长而出更增加了小朋友与自然地交流,使学习有趣,使自然触手可及;随着四季的变换,树木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此番景象成为了自然的时钟,校园的四季更加多姿多彩,也寓意着希望小朋友在这片知识的土壤上茁壮成长的美好希冀。


640.png
640 (5).jpg
640 (6).jpg


成长的花园


项目将简约景观与作物景观融入校园空间,营造更真实的自然体验。结合庭院空间营造雨水花园等生态景观,塑造自然静谧的校园氛围。


640 (7).jpg
640 (8).jpg
640 (9).jpg


结合建筑屋顶空间设置丰富多彩的天空农场景观,打造智慧农场,为学生创造触手可及的户外知识学习场所,同时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


640 (1).png

打造几何之美


室内设计提取自然的纹理、思考的图形,依据空间不同的性质,在装饰和布局上突破常规,营造轻松活泼,自然亲近的氛围。


640 (10).jpg
640 (11).jpg
640 (12).jpg
640 (13).jpg
640 (14).jpg

“黑科技”校园


项目采用绿建正向设计,在方案阶段采用软件进行评估,以报告为导向优化方案,助力实现绿建三星级标准,全面提升项目设计品质,减少污染,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能源消耗。


640 (2).png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主要对学校走廊公区照明、教室照明等进行集中统一管理,通过对场景预设及调光操作,节约能源。空气质量检测系统通过监测二氧化碳、PM2.5、PM10等,时刻监测空气质量变化。
640 (3).png

“多网合一”的校园网络连接学校办公室、教学区、生活区,并与城域网平台或省级教育云平台互通,实现学校“校园网络化、信息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应用个性化”的目标。

640 (4).png

校园的竣工,并不是完结,而是其生命旅程的开始,它将在使用中继续生长、更新,实现自身的价值。我们期待每一位走进新川科技园小学的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触手可及的自然、美好生活的活力和温度。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新川创新科技园六组团一小小学工程

项目位置:新川创新科技园六组团

用地面积:14035.00㎡

总建筑面积:14756.55㎡

服务范围:全过程设计

建设单位:中新(成都)创新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三所

方案设计:李鑫、刘翔、尹飞

施工图设计:

建筑:李鑫、刘翔

结构:丁春宇、杨键新

给排水:龚小龙

电气:刘晋、樵亮亮、周嵩博

暖通:吴小冬、李欣林

室内设计:董恩泽、黄娅男

景观设计:李志方、吕玲



ARCHINA 所有平台上发布的项目、招聘、资讯等内容,部分由第三方提供或系统自动收录。资料版权属于第三方,若信息不实或涉及版权问题,需要版权方和第三方沟通,ARCHINA 将配合对接,并在确认无误后删除涉及版权问题的信息,相应的法律责任均由资料提供方承担。


评论


请 [登录] 后评论